海教园拓展双碳产教融合实践路径
请用微信扫一扫
近日,市发展改革委编发9个天津市“双碳”领域典型案例,《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拓展“双碳”产教融合实践路径》作为典型案例被收录在内。
“双碳”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积极探索“双碳”产学研融合路径,从构建“双碳”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双碳”领域科技研发平台、开展“双碳”学术前沿研讨交流、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四个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教育支撑,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园区,海河教育园区拥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共13所高教、高职院校,近15万名在校师生,奠定了建设完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的坚实基础。联合天津职业师范大学成立“双碳”技术及人才发展研究院,举办“双碳”技术开发及人才培养研讨会,多方合作探索人才培养路径,在服务“双碳”专业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示范性项目综合开发和服务等领域签约5个合作项目,明确“双碳”人才培养方向。
海河教育园区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和产教融合试点,主动衔接各领域“双碳”人才培养需求,找准高教、高职院校在绿色低碳科技支撑中的定位作用,广泛进行一系列探索尝试。新报记者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