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消息 移动端H5 微信公众号 应用宝 移动端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全部
全部 {{item.district_text}}

迎接新学期!大连教育民生实事“上新”

行业速递 原创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3-10-04 00:00 {{clickNum}}

2200余名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已在秋季学期开学前到岗到位;

新建、改扩建7所中小学持续推进,将累计新增学位8000个;

继续在全市31所职业学校开放实训场所开展145项职业体验;

组织主城区优秀一线教师和研训教师深入涉农县区指导薄弱学校(幼儿园)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锚定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目标,努力提供更具公平、更加优质、更有温度、更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新学年来了,大连市教育局表示,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这些教育民生实事!

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新学期,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建、改扩建7所中小学持续推进,累计新增学位8000个;在上半年已开办7所公办幼儿园基础上,再开办6所公办幼儿园,巩固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实现全年累计新增学位2500个。

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优化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2200余名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已在秋季学期开学前到岗到位,全力迎接新学期各项工作。

发布《大连市普通高中发展规划》,科学统筹优化普通高中资源布局结构。不断提升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占比,本学期,我市将有7所高中参加首批省示范高中复检,5所高中申报省特色普通高中,深化高中“双新”实施国家示范区建设,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

着力提升教育服务品质

充分调动优秀师资力量,组织中小学名优教师、骨干教师“揭榜挂帅”,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名师讲堂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设立“名师驿站”,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学习指导,全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组织主城区优秀一线教师和研训教师深入涉农县区指导薄弱学校(幼儿园)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开展沉浸式调研指导实现精准送教,提高薄弱学校(幼儿园)教育教学(保育)水平;组织23对结对帮扶高中间建立教学、教研、科研一体化机制,促进城乡高中教育协调发展。

坚持“五育并举”,加强科学教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课程,完善常态化校园体育竞赛机制,持续开展中小学生“近视率、肥胖率、肺活量”双降低一提高行动。

推动“双减”走深走实,开展中小学校内“双减”达标考核,大力拓展课后服务社会资源,将德育实践、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纳入课后服务内容;完善“双减”机构专门协调机制,强化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将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全额纳入监管。

继续推进校园开放周活动,建设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面向全社会推出家庭教育精品课,本学期将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线下巡回宣讲近百场,充分发挥家校社育人合力。

 

着力增强教育发展新动能

启动“阳光教育”工程试点,推动学校党务、校务、财务及学生用餐、缴费等信息深度公开、及时公开提升教育领域信息公开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水平。

深入实施中小学(幼儿园)“盘中餐”守护行动,建立完善学生餐全流程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规范采购、公示食谱、负责人和家长陪餐、满意度调查反馈等管理机制。

深入落实《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启动智慧教育多场景应用工程,实施异地同步课堂500节、异地集体备课50次,以信息化赋能教育现代化,提升教学效能和质量。

继续在全市31所职业学校开放实训场所开展机器人编程、中式面点师、当代汽车先进技术、电脑手绘动画制作等145项职业体验。

深入实施市校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在连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布局、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与我市深化战略合作,构建“一校一策”战略合作体系,支持“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推动高校更多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提升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

 

记者从市内四区教育局获悉

秋季学期开始

各区有许多扎实的

教育民生举措出台

一起来看看我市各区新学期的民生工程

中山区: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中山区将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千方百计保障教育民生投入,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大连市第九中学改造提升工程,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截至目前,该校室外景观、篮球场、专用教室已基本改造完成。

加快推进东港五小、东港二中建设,扩充东港商务区学位接纳能力。

加大投入,提升第三十九中学教育集团虎滩校区硬件设施水平,推进第三十三中学校舍建设,改善虎滩小学办学条件。

促进学前教育“双普”工作发展,启动小浪花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杏花小区幼儿园、四季上东幼儿园建设工程,完成碧桂园桃源幼儿园装修工程。

中山区统筹全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

强化第三十九中学紧密型集团、桃源小学紧密型集团建设,完善教育集团管理机构。

持续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名师培养,建立健全“学科全员、职初教师、骨干教师、研训教师、名优教师、领航名师”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此外,今年下半年将继续面向全国选聘优秀在职教师。

西岗区:“智慧”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西岗区全面提升教育品质,打造更充分、更公平、更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持续建设美好“馨”校园,开办一所幼儿园,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推进香炉礁第二小学升级改造施工;

优化校园健康服务,为学校安装护眼灯;

举办“区长杯”校园足球文化节,积极打造校园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品牌赛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依托“安吉游戏推广实验”优秀县区特色,夯实区域22个幼小衔接研究共同体,优化“一园一品”办园特色,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作为国家“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西岗区积极推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学习环境;依据新课标研制智慧学习者课堂评价标准,持续推进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引领学校开展智慧学习者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让每个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

此外,西岗区多措并举打造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新时代育人名师,打造智慧教育精英团队,优化教师专业培养新体系,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沙河口区:“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沙河口区将优化中小学整体布局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完成第四十六中学撤并至第三十一中学相关工作,进一步促进校际间生源的均衡分布。

推动校舍加固改造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对玉华小学、中山路小学校舍及中海云麓公馆小区配套幼儿园进行装修改造和抗震加固,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提升校舍安全等级。

开展校园体育竞赛项目,以“奔跑吧•少年”为主题,推动校园足球特色发展,开展以校园足球“满天星”联赛为龙头的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运动会等区域体育赛事,提升各校运动员竞技水平,促进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持续开展身心健康教育“1+4+N”行动,邀请辽宁师范大学专业团队进驻试点初中,探索创新融合教育活动设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家庭教育为支撑,融合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巩固特殊教育普及程度,确保适龄残疾儿童100%入学,促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完善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生活劳动技能。

甘井子区:设立校园开放周回应家长和社会关切

甘井子区着力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完成南山由家村宗地配套C区小学、体育中心配套开发三期配套小学、汇文中学扩建、周二小学扩建四所学校建设项目,增加公办学校学位4440个。

积极巩固课后服务“5+2”“全覆盖”成果,升级“作业辅导答疑+兴趣特长培养”课后服务基本模式,引入民间专业人员、有专长的家长和退休教师等社会资源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小学保证每天两课时的课后服务中的1节安排德育实践、体育、艺术、劳动等相关内容。

该区中小学校(含幼儿园)设立校园开放周,积极宣传科学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识,介绍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回应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供有温度的教育服务。

加大区域教师特别是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交流力度,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公示制度,定期通过政府网站,中小学、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对全区校外培训机构的积分情况及黑白名单结果进行公示,维护群众合法利益。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汇商天下

顶部